本周盘点(7.15-7.19):古井贡酒周涨4.06%,主力资金合计净流入3085.08万元
资金流向数据方面,本周古井贡酒主力资金合计净流入3085.08万元,游资资金合计净流入5050.53万元,散户资金合计净...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科里科气”,人们为何如此形容安徽?
走进安徽创新馆,科技感、现代感、未来感扑面而来。在人像复刻机体验处复制粘贴一个自己,穿越量子隧道体验神奇世界,还有空中成像设备等近1900项“黑科技”让人目不暇接。透过这一“窗口”,安徽省科技创新的丰硕成果尽收眼底。
走出安徽创新馆,科技元素、创新元素无处不在。科学大道、创新大道、科学岛路等路名彰显城市气质,悟空探秘、墨子传信、热核聚变、九章计算、本源司南、祖冲之号等重大科技成果先后在合肥诞生,创新篇章在此谱写。
“安徽是个好地方啊!这里有浓厚的创新氛围,肥沃的创业土壤,尤其有完善的激励创新创业的配套政策,我们的企业来到这里获得了更高质量的发展。”当被问及为何来到安徽投资创业时,安徽省六安市一家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坦言“不想错过安徽”。
这样的评价在记者采访的大大小小多个企业中得到印证,相关企业负责人普遍点赞了安徽的创业环境和创新生态,特别是安徽省坚持把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重中之重,推动科技人才、创新平台、仪器设备、科技项目、成果奖励等“五个向企业倾斜”。
事实上,安徽省始终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最大动力,放百年眼光、集创造之力,下好创新“先手棋”。安徽省委省政府依托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深度融合“政产学研用金”,着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走活高质量发展“一盘棋”,在国家创新大格局中镌刻了安徽烙印。
近年来,安徽省印发《安徽省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21—2035年)行动计划》,明确“336614”科技战略布局,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卡脖子”问题去,相继出台《安徽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安徽省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明确科技创新发展的重点方向、重大任务和重要举措。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构建重大科技攻关体系,精准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省科技创新“攻尖”计划等项目,通过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等方式,集结省内外优势力量协同攻关,破除“心腹之患”、缓解“燃眉之急”。
去年8月,我国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产生45.22万高斯的稳态磁场,打破了尘封23年的世界纪录。今年4月,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取得重大成果,成功实现403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中国“人造太阳”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仅仅相隔8个月,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的一座不足3平方公里的小岛上,就接连传来两项创造世界纪录的重大创新捷报,让人不禁感叹。这座小岛就是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所在地——科学岛,也是安徽“科里科气”的源点之一。
登上科学岛,记者见到了创造稳态强磁场世界纪录的科研团队骨干之一——房震。“癌细胞里面有一个纺锤体,在强磁场的作用下,它那个小触角就弯掉了,小触角弯掉以后,癌细胞就不生长,所以强磁场也许能够抑制肿瘤……”介绍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时,1989年出生的房震不停翻展着左手五指,通俗的表述与身着的黑色T恤、蓝色牛仔裤一样接地气。作为高场磁体技术青年创新突击队队长,房震坦言,科研攻关过程中,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让人很受打击,但是他们年轻无畏,向老科学家学习,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一次次吹响科技自立自强的“冲锋号”,最终亲手创造、亲眼见证了我国科技事业的一个历史性时刻。
房震所在的团队平均年龄35岁,其中,最大的38岁,最小的25岁,有的人还是在读学生。而这样的青年创新突击队只是科学岛上众多“岛民”的缩影。正如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建国所说,青年代表着科学岛的未来,“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科学岛依托大科学装置平台,多措并举引才育才,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才‘强磁场’”。
如果把科学岛比作“鸟巢”,这座小岛不仅实现了招凰引凤,孵化出一个个产业“金蛋”,同时还以自身的蝶变生动演绎了“城”与“岛”的双向奔赴。
“目前,安徽省以创新型省份为旗帜性抓手,正在起草全省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系统性安排部署工作文件,明确新时期科技创新工作系列打法、举措和政策。”安徽省科技厅副厅长姚群介绍。
空中俯瞰,安徽创新馆的三座主体建筑呈现原子裂变般布局:创新将会带来裂变般的能量。
安徽,未来可期。
(本报记者 刘平安 据报道记者 杨亚楠)
当前非电脑浏览器正常宽度,请使用移动设备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