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服“小胶囊” 筛查食管癌

  如今,胶囊胃镜已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熟知的检查手段。然而,使用胶囊这样的手段进行食管检查却还是件新鲜事儿。

  4月24日,科技日报记者从海军军医大学获悉,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李兆申教授与该科王洛伟教授团队在食管和胃食管结合部癌早期诊断方面取得了一项研究突破,即通过吞服一粒“胶囊”来采集食管细胞,进而对食管癌的患病风险实现精准评估。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柳叶刀·胃肠病与肝脏病学》。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原河南医学院沈琼教授发明了食管拉网细胞学检查,即通过类似气球的装置插入受检者食道,充气后将装置拉出,对沾染在气球上的食管细胞进行检测和分析,从而对食管癌进行早筛。该方法在上个世纪曾应用于我国食管癌高发区的人群筛查,为食管癌防控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科技水平受限,在患者舒适性、诊断敏感性等方面存在不足,漏诊率较高,后基本停止应用。

吞服“小胶囊” 筛查食管癌

  李兆申指出,绝大部分食管和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在出现吞咽困难症状后就诊往往已错失早诊早治机会。

  记者了解到,目前胃镜检查是食管和胃食管结合部癌较为可靠的筛查方法,但由于我国内镜诊疗资源配置不充足,且胃镜的接受度较低,愿意进行筛查的人数较少。

  “受沈琼拉网细胞学检查启发,我们团队研制了新型食管细胞采集器。”王洛伟介绍,在外壳可溶解的采集器中装入海绵状的高分子细胞富集材料,并固定于棉线上。受检者采样时将类似胶囊的采集器随水吞下,采集器外壳在受检者胃液中溶解,内含的海绵状高分子细胞富集材料膨胀,2分钟后,提拽牵拉棉线取出膨胀的细胞富集材料。由于采集器是从胃食管结合部通过食管取出,此时的采集器上收集了超过600万个食管和贲门细胞,是传统方法细胞采集数量的几百倍。最后,通过人工智能数字病理系统对样本进行分析进而对食管癌进行诊断。

  2021年,王洛伟团队在《美国胃肠病学杂志》上首次报道了AI辅助细胞学筛查食管癌的科研成果。这为此次研究成果中的算法架构和参数组合奠定了基础,为科学准确筛查提供了重要依据。

  “我们研究发现,经过该方法初筛后,有限的内镜资源可以更好地投入到需要内镜精查的高风险人群中。”王洛伟说。(张 强)

[ 责编:王蕾 ]

为您推荐

哔哩哔哩-W绩后高开逾9%!去年四季度经调整净利润为4.52亿,同比扭亏为盈

哔哩哔哩-W绩后高开逾9%!去年四季度经调整净利润为4.52亿,同比扭亏为盈

哔哩哔哩-W(09626)绩后高开逾9%,截至发稿,股价上涨7.11%,报165.80港元,成交额4.16亿港元。 哔...

2025-02-22
暴增超2万亿元!中国科技股,价值“重估”进行时

暴增超2万亿元!中国科技股,价值“重估”进行时

(原标题:暴增超2万亿元!中国科技股,价值“重估”进行时) DeepSeek的出圈,不仅让其在全球爆火,还明显提升了投...

2025-02-21
A股龙虎榜丨浙文互联涨6.12%换手率40.42%,炒股养家、消闲派买入2.89亿,中山东路净买入9519万,上榜席位净买入3.26亿

A股龙虎榜丨浙文互联涨6.12%换手率40.42%,炒股养家、消闲派买入2.89亿,中山东路净买入9519万,上榜席位净买入3.26亿

    格隆汇2月18日|昨日涨停的浙文互联(600986.SH)今日续涨6.12%,成交额55.45亿...

2025-02-20
报告:职业教育国际创新趋势表现在公共产品化等八个方面

报告:职业教育国际创新趋势表现在公共产品化等八个方面

  中新网北京1月23日电 (记者 曾玥)一份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布的报告《职业教育国际创新趋势2025》(以下简称“...

2025-02-20
异动快报:潍柴重机(000880)1月27日13点33分触及跌停板

异动快报:潍柴重机(000880)1月27日13点33分触及跌停板

证券之星1月27日盘中消息,13点33分潍柴重机(000880)触及跌停板。目前价格19.58,下跌9.98%。其所属...

2025-02-20

当前非电脑浏览器正常宽度,请使用移动设备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