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春节文化之乡”启动春节文化系列活动
成都1月8日电(记者薛晨)2025年春节,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
近日,58岁的厉佛龙一早便带着记者来到位于磐安县盘峰乡溪下路村的磐安县鼎鸿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这是磐安最大的石斑鱼养殖和繁育基地,就建在溪边,60多个水泥墙围成的养殖池,每个都接入了来自溪里的干净水源,池水干净见底,大大小小的石斑鱼在池中自由游动。
看到养殖户王真华已经给部分鱼池盖上了黑色的遮阳网,老厉告诉记者,“现在是石斑鱼繁殖的高峰期,高温会影响石斑鱼产卵,所以一定要做好避暑工作。”老厉说着又和王真华聊起遮阳的问题,“遮阳网、遮阳布还有遮阳棚,都可以降温,但各有各的好,网透风、布便宜、棚的效果好。”
身高1米55的老厉和王真华站一起,看着就像一位小朋友,但王真华从不会小看这副小身子里蕴藏的大能量。
2019年,台风“利奇马”来势汹汹,磐安当地遭遇20年一遇的洪水。王真华的基地当时主要用帆布桶养殖石斑鱼,结果暴涨的洪水冲进基地,几乎把所有的帆布桶连同石斑鱼都冲走了,那是王真华养殖石斑鱼的第二年,损失惨重。
“那个时候我给老厉打电话,他已经在赶来的路上了。”王真华记得,那天老厉一直陪他待到很晚,“他一直鼓励我重建,后来帮我申请灾情补助。”王真华说,重建的时候,老厉三天两头往基地跑,细到生产用房如何分区、养殖证补发补办以及养殖池改用水泥建、基地四周加设防洪堤等,甚至还请来省农科院的专家现场指导。
2个月后,王真华的基地就恢复了生产,还在当年度“浙江省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中顺利通过验收,这是磐安历史上第一家“浙江省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王真华对老厉的干劲和专业程度十分信赖,老厉却总说自己是石斑鱼养殖的“门外汉”。原来,2019年磐安县农业水务合并后,原由水务部门管理的渔业生产划转到厉佛龙所在的产业科。彼时,身为产业科带头人的厉佛龙,在无划转人员、无专业技术的情况下,面对新职能,敢于接受挑战,主动挑起工作。
“我前半辈子一直是搞农业的,土肥是我打交道比较多的领域。”老厉说的“腼腆”,但看过资料的记者,心里明白他的厉害:磐安被誉为“中国药材之乡”,中药材种植是当地重要的富民产业,其中浙贝母的种植面积最广,有2万多亩。2009年前后,磐安产的浙贝母遭遇品质下降的窘境,老厉从种植环节调查分析,认为与药农鸡粪、化肥用得多,土壤酸化等原因有关。为此,他推广使用商品有机肥和水旱轮作的模式,不仅使浙贝母品质提升,还达到了增产增收的效果。老厉还主导建起磐安首个商品有机肥厂,每年消耗畜禽粪便、秸秆和菌渣达2万多吨,很大程度解决了全县规模养殖场污染问题,还提高了土壤肥力。2022年,厉佛龙被授予浙江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
可是,从“种”到“养”,完全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当年已经55岁的老厉没有放弃、没有退缩,从零开始学习石斑鱼养殖等技术。
跟着专家养殖户学、跑去衢州等地取经、参加培训,老厉不仅白天学习,下了班吃过晚饭,他又跑回单位,抱着书本和资料一直“啃”到晚上10时才回家,这学习的态度让他老婆看了都佩服,“一大把年纪还这么拼……”
这两年,老厉在全县主推“水产绿色发展”和生态循环渔业。从减少养殖用药、建设尾水处理设施,到制订首个符合地方实际的“山区溪流石斑鱼繁育技术规程”,老厉重点推广的山区生态石斑鱼、石蛙等产业迎来大发展,年产石斑鱼鱼苗从原先500万尾提高到2000多万尾。
此外,磐安尚湖、玉山、方前等乡镇推广茭白+鳖、茭白+小龙虾等种养结合模式,大大提升了农民收入。老厉还对传统养殖场进行数字化改造,实现了水质监测、增氧、进排水等生产管理的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水产品质量。2022年,磐安成功创建省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
当前非电脑浏览器正常宽度,请使用移动设备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