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人工智能 2025新年科学演讲暨科学四十人圆桌活动举行

  中新网北京1月13日电 (记者 孙自法)聚焦人工智能(AI)迅猛发展带来的无处不在的影响,以“AI for Science,AI for Good”为主题的“2025新年科学演讲暨科学四十人圆桌”活动,1月12日下午在北京中关村举行。

科学四十人圆桌环节聚焦“AI去往何方”进行研讨。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本次活动由科学公益机构北京市海淀区智识前沿科技促进中心(智识学研社)联合《知识分子》《赛先生》《墨子沙龙》共同主办,包括特别致辞、新年科学演讲、科学与艺术、科学四十人圆桌、闪电发言等环节。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出席并作特别致辞指出,人工智能是更加造福于人类、还是会带来灾难?怎么样从一开始就给人工智能植入善的基因?这些都是非常值得讨论的问题。同时,看清楚人工智能将向何处去,还需要科学技术有更大作为。

  新年科学演讲环节由大湾区大学讲席教授、《知识分子》总编辑夏志宏主持,香港大学计算与数据科学学院院长马毅、亚马逊云科技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张峥分别演讲。

  马毅在演讲中认为,自然界生物的起源与进化、人类文明与科学的发展,都是智能机制起作用的结果。他给出智能的定义是:一个智能的系统必须具有自主改进和增加自身知识的机制。他还提出,没有理论的智能,就如同“一群盲人在玩一个黑盒子”。此外,目前的人工智能系统其实只是做了数据压缩而已。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院长薛澜主持科学四十人圆桌环节,与北京大学理学部副主任、昌平实验室领衔科学家高毅勤,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黄民烈,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科学探索奖得主王光宇等一道,围绕“人工智能在多大程度上给科学研究带来范式革命”“该如何力保人工智能向善”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周忠和院士主持“闪电发言”环节。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AI是人类的一面镜子”“通用人工智不可解释,需要专注人工智能治理”“AI会不会抑郁”“AI生成的被污染信息如何清理”“AI使人类更自由、互信还是相反”“我们和AI是什么关系”……在中国科学院院士、《知识分子》总编辑周忠和主持的闪电发言环节,参加活动的代表现场发表观点、提出问题,引发热烈讨论和互动交流。(完)

【编辑:田博群】

为您推荐

上海探索利用数智技术赋能家庭教育

上海探索利用数智技术赋能家庭教育

  中新网上海5月15日电 (记者 陈静)“当AI技术重塑教育形态,家庭教育既迎来了智能技术打破时空壁垒的机遇,更面临价...

2025-05-20
共筑航天梦

共筑航天梦

  近日,在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文化路小学航天科普馆,教师在讲解“太阳能飞机”飞行知识,为学生普及航天知识,共筑航天...

2025-05-19
探天目山实验室低空“黑科技”:无人机巡检上“外挂”

探天目山实验室低空“黑科技”:无人机巡检上“外挂”

  中新网杭州5月11日电(鲍梦妮)5月10日至11日,“天目山低空技术成果展”在浙江杭州举行。该展由天目山实验室打造,...

2025-05-13
一所幼儿园背后有何“浙港情谊”?

一所幼儿园背后有何“浙港情谊”?

  据报道宁波5月5日电(林波)在浙江宁波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一座由浙江省爱乡楷模闻儒根祖宅改建的幼儿园正在书写新时代育人...

2025-05-12
什么天气会导致飞船返回舱归期变动?气象专家解读

什么天气会导致飞船返回舱归期变动?气象专家解读

  神舟十九号三名航天员的归期原计划为4月29日,但受天气原因影响,推迟至今天。那么,具体是什么样的天气原因导致了归期的...

2025-05-06

当前非电脑浏览器正常宽度,请使用移动设备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