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华人物理学家李政道逝世 享年97周岁

汽车网北京8月5日电 (记者李依环)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获悉,著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终身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名誉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名誉所长李政道教授,于当地时间8月4日凌晨2时33分在美国旧金山去世,享年97周岁。

李政道教授。图片来源: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

李政道1926年11月24日生于上海,祖籍江苏苏州。1943至1945年就读于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入读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1950年6月获博士学位。1950至1953年在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顿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1953至1960年历任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1960至1963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兼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64年当选哥伦比亚大学费米物理学讲座教授,1983年起任哥伦比亚大学全校讲座教授。1984年被聘为北京大学名誉教授。1994年当选首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曾任北京现代物理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主任。

李政道长期从事物理学研究,在粒子物理理论、原子核理论和统计物理等领域做出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1954年,他提出“李模型”,对探讨量子场论基本问题起到重要作用。1956年,他与杨振宁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论断,翌年经实验验证后,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爱因斯坦科学奖。

作为开创华人获得诺贝尔奖历史的物理大师之一,李政道在60余年的学术生涯中严谨治学,在量子场论、基本粒子理论、核物理、统计力学、流体力学、天体物理等诸多领域,力寻突破,不断攀登科学高峰,求实求真,为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持久而明确的贡献。

李政道始终心系祖国的科学教育事业。自1972年起,他多次回国讲学、建言献策,改革开放以后更是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科学教育事业进步。李政道围绕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极力助推中国高能物理发展,促成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的建立,设立CUSPEA(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建言设置博士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制度,设立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提议建立李政道研究所,推动中国基础研究聚焦根本性科学问题,为中国科学教育战略布局、高能物理前沿探索、高水平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与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责编:李�P、刘凡)

为您推荐

上海探索利用数智技术赋能家庭教育

上海探索利用数智技术赋能家庭教育

  中新网上海5月15日电 (记者 陈静)“当AI技术重塑教育形态,家庭教育既迎来了智能技术打破时空壁垒的机遇,更面临价...

2025-05-20
共筑航天梦

共筑航天梦

  近日,在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文化路小学航天科普馆,教师在讲解“太阳能飞机”飞行知识,为学生普及航天知识,共筑航天...

2025-05-19
探天目山实验室低空“黑科技”:无人机巡检上“外挂”

探天目山实验室低空“黑科技”:无人机巡检上“外挂”

  中新网杭州5月11日电(鲍梦妮)5月10日至11日,“天目山低空技术成果展”在浙江杭州举行。该展由天目山实验室打造,...

2025-05-13
一所幼儿园背后有何“浙港情谊”?

一所幼儿园背后有何“浙港情谊”?

  据报道宁波5月5日电(林波)在浙江宁波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一座由浙江省爱乡楷模闻儒根祖宅改建的幼儿园正在书写新时代育人...

2025-05-12
什么天气会导致飞船返回舱归期变动?气象专家解读

什么天气会导致飞船返回舱归期变动?气象专家解读

  神舟十九号三名航天员的归期原计划为4月29日,但受天气原因影响,推迟至今天。那么,具体是什么样的天气原因导致了归期的...

2025-05-06

当前非电脑浏览器正常宽度,请使用移动设备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