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 辽宁秸秆利用率达93.16%
沈阳12月6日电 题:变废为宝 辽宁秸秆利用率达93.16% 记者武江民 大雪时节,辽宁省铁岭...
潮新闻讯 一场全程马拉松的距离是42.195公里。在良渚区域有一条“良渚文明探索步道”,建成后它的长度相当于近3个全马。它并非交通要道,而是供市民游客游览良渚遗址保护区内各个文明展示点的游步道,也是方便本地居民走访乡村、山林的休闲小道。
作为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之一,由文化和旅游部、浙江省人民政府、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的“良渚论坛”12月3日在浙江杭州举办。与会期间,全球参会嘉宾都会踏上这条良渚文明探索步道。
这条“良渚文明探索步道”因何而建?又将带来什么?
一条感知源远流长中华文明的道
良渚文明探索步道规划全长约103公里,目前已建成良渚博物院至十里渠段(长18公里)。以良渚博物院为起点,沿步道一路北行,游客能解锁以良渚港~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杭州国家版本馆~瑶山遗址等为圆周的良渚核心“文化圈”。
2019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出席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后同与会外国领导人共同巡馆。“美丽中国”单元里的良渚古城遗址沙盘,让各国领导人纷纷赞叹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今天,良渚文明探索步道让全球视野聚焦在了实景上:走进步道起点——良渚博物院,人们可以在馆藏文物刻符黑陶罐罐身上,看到良渚先民们刻下的12个神秘刻画符号;沿着步道前行,游客可以拜谒位于良渚的沈括墓,畅想千年前这位宋代“科技狂人”撰写《梦溪笔谈》时怀抱着的是怎样一种科学精神;再往前,走进杭州国家版本馆,游客可以看到重量级的藏品、亲民化的体验、别出心裁的文创、吸睛的影视作品、高科技赋能的数字场景等现代文创和IP……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风光
良渚博物院里的良渚先民雕塑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里的玉器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曾写道,“中国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未曾中断的文明”。五千年中国看良渚,良渚文明探索步道,让这一认知从世界史学界无声过渡到普通游客心中,为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一个新体验。
但是鲜有人知,这条古道的设计建造颇为用心,体现了现代良渚人对古老文明的礼敬。
2016年7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著名考古学家宿白、谢辰生、黄景略、张忠培四位考古学家的联名信上批示:“要加强古代遗址的有效保护,有重点地进行系统考古发掘,不断加深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的认识。”
“文明探索步道”设计建设工作,紧紧围绕着这一中心展开。它依山而建、顺水而行,坚持把良渚遗址保护工作放在第一位,以提升良渚遗址内现有交通体系为主抓手。现已完工的步道内,有的是沿河绿道,有的是提升过的登山古道,有的甚至是保留原始村道、河道的综合道路。比如贯穿良渚港~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的沿河步道,两岸就是稻田。游客可以畅想良渚先民们挥舞着农具,收割水稻的景象。再比如瑶山遗址~东苕溪一带,该步道串联起千年古林、东明山森林公园等景点,“兼山林之胜,融文化之美”。
“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展示大国形象、推动文明对话”,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是新时代赋予良渚文明探索步道的使命。
一条与乡村探索“共赢”的道
保护,不等于停止发展;文明,包含着和谐发展。良渚文明探索步道,联结起162平方公里良渚遗址保护区内散落四处的文化根脉同时,也在尝试探索着乡村振兴的“多赢”道路。
良渚遗址保护区内有十余个乡村,属于遗址保护、农田保护、生态保护“三保”区块。他们想“共同富裕”,当然就要做文旅。而做文旅,最重要的就是把游客“引进来”。通过良渚文明探索步道,游客来了。
距离良渚博物院不远的长命村,这里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中。良渚古城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由原长命村印刷厂改造而成的“良渚5000+·艺创园区”。“未来,园区将打造成集展览展示、文创产业、艺术创作、研学工坊等一体的‘艺创博览会’”。约1公里开外,还有一个该村集体投资运营的文旅产业“址享乐园”。“这里我们要开辟一条‘水上探索游道’。三口之家可以乘着小船,沿着苕溪悠悠而下,不仅能遥望国家版本馆温润的青瓷屏扇,还可欣赏水面成群野鸭戏水的自然风光。”工作人员又告诉记者。
长命村风光
位于鲤鱼山—老虎岭水坝遗址周边的窑北村的运营官正在琢磨“桃花鸡”IP。“2018年10月,考古学家在良渚古城遗址内挖出大量桃核。5000年后,窑北村的蜜桃依旧香甜。我们专门培育了一批散养在桃园里的桃花鸡。它们啄食着掉落的果实和田间的虫,天然的绿色饲料,肉质紧密、味道鲜美。”据悉,该村接下来将用线上直播等形式,打响桃花鸡品牌。
窑北村风光
窑北村风光
地处良渚街道和瓶窑街道交界处的安溪村,在东明山森林公园附近。近年来他们主打山地骑行等户外体育赛事带文旅的活动。“良渚文明探索步道,既是为了健全游客对良渚遗址的认知体系,更是为了提升游客的参访体验。”良渚古城文旅集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步道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体育运动等多功能效应。如今,沿良渚博物院-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一带的文明探索步道,已被安装了智能步道柱,游客可以通过这些步道柱查询路名指向、实时定位等。“你可以把它看成一个户外智能跑步机。”未来,长三角地区户外运动达人或许也将因为它的现代化功能而纷纷前来打卡。
东明山森林公园风光
安溪村景区导览全景图
一条文明探索步道,让遗址保护区内的十几个村,活起来、动起来,富起来了。
一条融通古今、通向世界的道
良渚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如何更好地传播良渚文明,擦亮“五千年中国看良渚”的中华文明浙江标识?
2008年10月31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视察良渚遗址保护工作时,多次叮嘱“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把良渚博物院建设成为良渚文化展示普及中心、学术研究中心和爱国主义教育中心。”
目前,余杭已经有了良渚文化大走廊——以良渚文化为核心,东西向串起5000多年的良渚文化、2000多年的运河文化、1000多年的径山文化、苕溪文化、红色文化、现代数字文化等,将文化、生态、产业、城市、乡村等有机串联,打通文化资源、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的通道。新加入的良渚文明探索步道,为良渚文化大走廊做了进一步拓展:在串起了良渚文化的诸多打卡点的同时,也串起了良渚文化大走廊,还串起了古代良渚、现代良渚。通过高科技,“活起来”的良渚文化有了更形象的历史纵深。
良渚文明探索步道上的部分互动设计图纸
良渚文明探索步道上的部分互动设计图纸
据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局介绍,良渚文明探索步道周边已配套设立多个智能驿站,根据不同地标,驿站内配备不同服务。如位于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东入口一楼的智能驿站,未来将作为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研学中心、智能讲解中心、游客互动体验中心等使用。靠近安溪古镇的安溪站,设置了休息室、创作区、艺术体验区等,供游客休息的同时,也让对良渚文化感兴趣,想来采风写生的艺术爱好者有了创作空间。
工作人员电脑上的方案部分
走进杭州良渚古城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办公室,工作人员电脑上,一份关于“良渚文明探索步道”的智能驿站配套方案正在完善中。“未来,驿站内还将引进和良渚文化相关的文创企业、研学团队等。”截至发稿前,有部分智能驿站已投入使用。
行走在这条道上,游客能对良渚古老文明有全面的了解,同时更能感知到智能化、人性化的良渚现代文明。未来,良渚文明探索步道将配备智能化解说、导览、交通等系统,开展途经景点双语讲解、文化采风活动等项目。“通过良渚论坛,今后将有更多的国际游客来到这里,无论他来自哪个国家,都能真切感受到良渚文明的魅力。这样,良渚文明才能走出去,和世界各国文明进行交融。”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借助良渚论坛这扇“世界之窗”,良渚必将赋予“文明探索步道”以深厚底蕴,文明探索步道也将以现代力量为良渚赋能。
当前非电脑浏览器正常宽度,请使用移动设备访问本站!